根据《黑龙江科技大学2025年学科专业优化调整工作方案》,以下是今年工作目标和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
遵循“需求牵引、交叉融合、特色发展、动态平衡”基本原则,依据“强工、优理、精文”的基本思路,通过“停-撤-增-改”的基本措施,停撤与产业脱节、内涵建设水平不高、人才培养同质化、人工智能冲击影响巨大的传统落后专业,增设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兴专业和龙江重点产业发展急需紧缺专业,加快推动传统专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1.需求导向,服务地方。对标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聚焦龙江“4567”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建好建强国家和区域发展急需的学科专业,大力发展新兴专业,推动专业布局与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的精准对接。
2.学科交叉,融合升级。注重产业需求导向,强化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探索建立特色优势专业集群,推进现有工科交叉复合、文科与工科交叉融合,推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3.突出优势,强化特色。以新工科、新文科建设为引领,构建与学校发展定位、办学特色相匹配的专业体系,明确专业建设的重点和发展方向,做大做强工科类优势专业,做优做细理科基础专业,做精做特文科类特色专业。
4.优化结构,提升质量。遵循“稳规模、优结构、强内涵、提质量”原则,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深化学科专业内涵建设,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高地。
工作目标
2025年,拟停招2-3个专业、新增2-3个专业、撤销3个专业,学科专业优化调整占比达到20%以上,提高新兴学科专业、工科专业点占比,新增服务“4567”现代产业体系专业比例不低于70%、理工专业占比不低于60%;深化存量专业的新工科升级、新文科升级,推动存量专业拓展新方向、新内涵、新领域;建设好国家级和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打造1-2个特色优势学科专业集群,加强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